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jbo > jbo

jbo新时代城市绿化的理念与实践

时间:2023-11-30 07:55:15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642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渐推进,城市绿化发展日新月异,其相关政策扶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越来越多。该文从中国古典园林对城市绿化的启示,我国城市绿化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新时代城市绿化理念的发展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我国园林经历了皇家(私家)园林、公共园林和园林城市三个阶段。进入新时代,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建设优良的城市生态系统、美丽的城市园林景观和独特的城市自然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绿化新的共识和目标。研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以及典型园林城市的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我国城市绿化的方向。

  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表达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将人工美融入自然美,使园林成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的天人合一的园林观。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不能简单地模仿自然,各种园林要素不能简单堆砌,要突出主题,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意境之美、创作手法等造园精髓,遵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哲学理念,提高现代园林的艺术性。在空间上巧妙运用山水楼台,树木花草等园林要素,形成高低错落、山水相依、蜿蜒起伏、曲径通幽、多姿多彩、四时花香的理想效果,彰显皇家园林的庄严大气和江南园林的雅致秀美[1]。

  我国最早的城市公园是1868年上海建造的黄浦公园,公园内主要布置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场地及散步、休息、娱乐场所,是中国近代公园发展的萌芽。这些公园有别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为建国以后城市公园的建设积累了经验[2]。

  辛亥革命后,我国广州、南京、昆明、汉口、北平、长沙、厦门等主要城市出现了一批公园,这一时期的公园大都是在古典园林基础上改建而成。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在古建筑、古园林和历史纪念地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些公园外,也为广大人民提供休憩场所,建设了一批新型公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全国开展创建园林城市以来,公园建设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截止2002年全国已有城市公园4000多个。城市公园多样化,除了历史园林外,在城市中心、街道两旁、河道两侧、居民社区和废弃场地上建起了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生活,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需要,保护了文物古迹,扮靓了城市。

  城市公园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存在规划建设公园数量少、面积小,人满为患;投资少、质量差、没有景观;无主题、无特色、千篇一律、缺乏科技和文化支撑等问题。园林建设也要降低成本,城市内大量盆栽、墙栽、反复移栽和各类造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不长久,不适宜公共区域。随着我国园林事业发展,园林苗木市场走向繁荣,苗木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产生了盲目引种、多代无性繁殖、大树移栽等短期行为,苗木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盲目扩张,导致了城市生态破坏、环境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各部门开始探索解决城市绿化问题。

  “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是由住建部1992年开始,提出的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模式,主要以园林绿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改善及美化城市环境,达到为市民提供设施舒适、景观优美的工作、居住和游憩环境的园林城市建设目标,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创造宜人舒适的人居环境。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发起,申报城市必须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生态园林城市不仅仅是指环境优美、洁净,园林绿化好,而且要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突出城市的生态概念。

  习今年2月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四川成都市在城市绿化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公园城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jbo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3]。

  “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是由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发起,旨在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做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统筹江、河、湖等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建设和保护。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缓解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

  自2004年国家林业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开始举办全国城市森林论坛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国已有387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截止2019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达到194个,森林城市的创建促进了城市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和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jbo。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11月15日在河南信阳召开的2019森林城市座谈会上指出,新时期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总任务,扩大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弘扬生态文化,全面推动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让更多城市加入全国创森行列,积极开展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实现城市内、城市周边和城市之间全覆盖,全面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使森林城市建设不断向深度广度延伸。要提高森林城市建设质量,既抓好规划编制、资金筹措、用地保障、工程实施、宣传发动等重点任务,又要对表对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工作。

  综上,我国的城市绿化在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思想影响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不同需求,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化,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升,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是人们的迫切期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已经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新时代城市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城市绿化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绿化理念,以建设优良的城市生态系统、美丽的城市园林景观和独特的城市自然文化为目标,将生态与园林融合、园林与城市融合、自然文化与人文历史融合、城市和乡村融合,建设大生态、大美和大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文明城市,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美好的生存环境。

  鲜活的城市,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在城市大生态原则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居民提供一个干净、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也就是空气好、水质好、温湿度适宜、病菌少、灾害少的生态宜居的环境,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在城市构建一个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水源涵养子系统、空气流通子系统、生物多样性子系统、防暑防晒子系统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多物种、多功能与多效益的生态系统。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抑制有害病菌,降噪滞尘,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它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治沙,调节小气候,缓解“温室效应”。因此,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美丽的城市,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借鉴西方园林,按照大美的原则,将城市打造成互联互通的大公园,将城区内每一寸土地精打细作,打造家家是花园、处处是景观、一步一景,多姿多彩的城市,使园林与城市融为一体。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根本,园林中要求植物配置合理,包括植物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色彩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病虫害、才能有立体美感、才能有四季变化。

  有特色的城市,每一个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民族的是世界的,当地的才是永远的,要将本地自然、地理、历史和文化要素融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对当地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的展示和宣教,提高居民文化认同感、自然归属感,激发居民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家园的热情,创建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城市。必须重视乡土树种和传统作物,河北的毛白杨、南京的法桐、广西的桉树等等,这些物种的基因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适应,已经将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在当地这些高大雄伟的树木就是历史、就是文化。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必须注重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濒危物种,城市应该成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典范。

  新加坡花园城市是新加坡建国初期提出的城市环境建设模式。它保证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土地使用需求,全局性的平衡城市土地划分。花园城市包括公园系统和绿化系统。这种以公园为载体的城市环境建设模式在建筑用地发展与高绿地率之间找到了理想的结合点,为新加坡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提供了战略基础。

  兰州市以黄河为中心的城市园林化建设模式,南京市以紫金山为中心的城市园林化建设模式,杭州市以西湖为中心的城市园林化建设模式,唐山市以废旧矿区改造建立城市园林体系模式,很好的诠释了生态、园林与城市相融合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思想。

  公园的开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如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杭州西湖、成都的望江楼公园等,拆墙是大势所趋,园城一体是必然的,就像城市街心开放式公园一样,城市公园拆除围墙与社区融通,实现公园城市化。由私而公、由封闭而开放是公园发展的方向。为何公园旁的房子最贵?那是人民对美好环境的迫切需求。

  [1] 李雪塞.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带给中国现代园林的启示[J].现代园艺, 2014(09): 79-80页, 122页

  [2] 李雄,张云路.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命题——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与响应[J].中国园林, 2018, 34(5): 38-43页

  [3]范锐平.坚定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公园城市 努力创造美好生活[J].先锋, 2019(8): 4-9页

  张婷,设计艺术硕士,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绿色中国》2020.11A)


标签:绿化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