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是大部分人活动的主要空间。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问题。作为人口稠密的城市,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考察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保持生态平衡、能够有效地改造城市环境同时又不破环已有环境的手段,就是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人类居住提供一个美好家园。
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当今,城市中各种生产活动和市民生活所散发的大量热源提高了城市的温度。研究表明,市区气温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气温高2~5℃,出现“城市热岛”效应。而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植被利用叶面来蒸发水分,不但可以降低自身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左右。因此,园林绿化好的地方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夏季可为人们提供一个防暑纳凉、消暑降温的美好环境。到了寒冷的冬季,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公园、庭院地区,受到树木降低风速、阻挡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这些地区可比没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高1~2℃。
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据调查,有森林覆盖区域的空气湿度比城市地区可高30%左右。树木永不停息的蒸腾作用,能使周围水汽大量增加,空气变得湿润,因而城市绿化区域内的空气湿度比没有绿化的区域高10%~20%,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生活、生产气候环境。
现代城市中分布着大量工厂,存在着很多建筑工地,在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的精神反应,如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而树木等植被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研究表明,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嘈杂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很好地覆盖了树木的街道的噪音强度高5倍以上。在沿街建筑与街道之间,修建一个宽5~7m的树林带,能够明显减轻车辆发出的噪音。测定表明,在一个结构合理的9m宽周围,噪音实际可以有效降低11~13dB,而35m宽的绿带能够让噪音降低25~29dB。因此,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或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基因和物种的总称,保持生物多样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城市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要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来调节环境的变化,需要有大量的森林植被。在一个稳定区域内,各种群对整个区域的时空、利用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总体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简单的互相竞争,区域内的系统越复杂也就越稳定。生物的种类成分数量越多,区域内的生态分化和种群间结合的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由很多植物群落组成的区域,比单一群落组成的区域更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城市是人类集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人类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工建设和改造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利用人为手段将与自然环境已经分离的城市紧密的融合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园林绿化的规划、建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在城市中营造园林等,能够把自然景观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建成一个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活空间。
城市景观包含众多内容,园林绿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植物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美丽的外表,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环境中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树形、树冠的不同差异等,能够打破城市建筑物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生动、多彩和活泼,明显地加深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感和远近层次感。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类植物能够呈现明显的季相色彩差异,如三角枫、五角枫、红瑞木等树木到了秋季树叶或枝干变红。到了冬季,金银忍冬、荚蒾等树木的果穗会布满枝头,形成寒冷中的独特景观。花卉更是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科学的绿化,能够把城市打扮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园林已不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满足和实现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2]。园林绿化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美景的同时,还能给予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的享受。
园林绿化能够健全城市生态美,有着明显的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采用不同的景观空间与艺术化设计,可以让这些区域形成特色景观,如都jbo市森林、城市花园、郊野风光等。当这些植物长成时,就会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城市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目不暇接。从城市的景观构成去分析,园林绿化经常渗透到其他优美的城市景观中,可以有机地组成城市广场的景观、城市街道景观、城市名胜古迹等典型的城市景观。把城市文化和历史融入城市园林绿化中,在园林绿化上进行创造性的布局,能够优化城市中历史文化遗存的景色并美化其环境,形成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独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是大部分人活动的主要空间。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问题。作为人口稠密的城市,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考察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保持生态平衡、能够有效地改造城市环境同时又不破环已有环境的手段,就是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人类居住提供一个美好家园。
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当今,城市中各种生产活动和市民生活所散发的大量热源提高了城市的温度。研究表明,市区气温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气温高2~5 ℃,出现“城市热岛”效应。而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植被利用叶面来蒸发水分,不但可以降低自身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 ℃,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 ℃左右。因此,园林绿化好的地方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夏季可为人们提供一个防暑纳凉、消暑降温的美好环境。到了寒冷的冬季,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公园、庭院地区,受到树木降低风速绿化、阻挡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这些地区可比没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高1~2 ℃。
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据调查,有森林覆盖区域的空气湿度比城市地区可高30%左右。树木永不停息的蒸腾作用,能使周围水汽大量增加,空气变得湿润,因而城市绿化区域内的空气湿度比没有绿化的区域高10%~20%,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生活、生产气候环境。
现代城市中分布着大量工厂,存在着很多建筑工地,在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的精神反应,如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而树木等植被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研究表明,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嘈杂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很好地覆盖了树木的街道的噪音强度高5倍以上。在沿街建筑与街道之间,修建一个宽5~7 m的树林带,能够明显减轻车辆发出的噪音。测定表明,在一个结构合理的9 m宽周围,噪音实际可以有效降低11~13 dB,而35 m宽的绿带能够让噪音降低25~29 dB。因此,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或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基因和物种的总称,保持生物多样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城市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要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来调节环境的变化,需要有大量的森林植被。在一个稳定区域内,各种群对整个区域的时空、利用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总体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简单的互相竞争,区域内的系统越复杂也就越稳定。生物的种类成分数量越多,区域内的生态分化和种群间结合的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由很多植物群落组成的区域,比单一群落组成的区域更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城市是人类集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人类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工建设和改造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利用人为手段将与自然环境已经分离的城市紧密的融合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园林绿化的规划、建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在城市中营造园林等,能够把自然景观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建成一个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活空间。
城市景观包含众多内容,园林绿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植物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美丽的外表,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环境中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树形、树冠的不同差异等,能够打破城市建筑物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生动、多彩和活泼,明显地加深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感和远近层次感。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类植物能够呈现明显的季相色彩差异,如三角枫、五角枫、红瑞木等树木到了秋季树叶或枝干变红。到了冬季,金银忍冬、荚蒾等树木的果穗会布满枝头,形成寒冷中的独特景观。花卉更是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科学的绿化,能够把城市打扮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园林已不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满足和实现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园林绿化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美景的同时,还能给予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的享受。
园林绿化能够健全城市生态美,有着明显的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采用不同的景观空间与艺术化设计,可以让这些区域形成特色景观,如都市森林、城市花园、郊野风光等。当这些植物长成时,就会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城市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目不暇接。从城市的景观构成去分析,园林绿化经常渗透到其他优美的城市景观中,可以有机地组成城市广场的景观、城市街道景观、城市名胜古迹等典型的城市景观。把城市文化和历史融入城市园林绿化中,在园林绿化上进行创造性的布局,能够优化城市中历史文化遗存的景色并美化其环境,形成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独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建设呈现出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是建设和谐美好城市的重要体现,其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将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居民的关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工作时间。相对的,人们的空闲时间也有增加,紧张而高节奏的工作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轻松环境去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近年来,假日旅游人次数量在显著增长,显示出人们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渴望接近自然,满足精神上的需要。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公园到绿地的分布,以及服务半径都必须满足人们的需要,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对绿化的需求,并且适合人们去散步、娱乐、休闲等。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制品,汽车尾气的增加,空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等,都导致人们生活品质的下降与精神压抑,对人类的健康生产了很大威胁,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即是保护人类自身。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更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还会促进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也加强了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凝聚力,并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在对城市的美化中进行园林绿化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利用当地城市的地形等元素体现城市的美丽,可以将花草树木的颜色以及风格等,配置成季节性的色彩jbo,在城市、工厂的建筑群中将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进行镶嵌。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利用色彩以及花香进行点缀,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清新以及舒适的环境。
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当今,城市中各种生产活动和市民生活所散发的大量热源,提高了城市的温度。研究表明.市区气温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盖的郊区气温高2~5℃:.出现“城市热岛”效应,而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植被利用叶面来蒸发水分,不但可以降低自身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左右。因此,园林绿化好的地方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夏季可为人们提供一个防暑纳凉、消暑降温的美好环境。到了寒冷的冬季,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公园、庭院地区.受到树木降低风速、阻挡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这些地区可比没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高1~2℃
城市在进行工业建设的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增加了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园林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对二氧化碳和氧气起到了一个平衡作用。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增大,相应地,人们对氧气的消耗也在逐日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就需要借助绿色植物的作用。一些树木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还能起到消毒、减少辐射、降低气温的作用。大片的花草树木可以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沉淀下来,并对粉尘和烟尘有着很好的吸附、过滤和阻挡作用。
由于城市人口分布比较集中,人们在呼吸时,需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还要吸收氧气。另一方面燃料的燃烧也需要吸入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就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树木则通过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并释放出人类生存所必备的氧气,因此,为了保证人类能够呼吸清新空气,就必须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扩大绿化覆盖率。
现代城市中,分布着大量工厂,存在着很多建筑工地,在工厂生产和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噪音:此外,大量的汽车、人类的生活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的精神反应,如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而树木等植被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研究表明,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嘈杂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很好地覆盖了树木的街道的噪音强度高5倍以上。在沿街建筑与街道之间,修建一个宽5-7m的树林带,能够明显减轻车辆发出的噪音。测定表明,在一个结构合理的9m宽周围.噪音实际可以有效降低11-13dB.而35m宽的绿带能够让噪音降低25-29dB。因此,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对于生物的多样性来说,是对某一区域或者全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物种的总称,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城市因为人为的干扰,想要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来对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就需要大量的森林还对其稳定,在各种群对于整个区域资源的利用以及之间相互的作用,大体上是趋向相互的补充,而不是简单的竞争。如果在一个区域中系统越复杂,其稳定的生物种类数量也很多,种群间的结合以及生态分化的结构也就越复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平衡保持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由很多植物群落组成的区域,比单一群落组成的区域对环境资源更能充分地利用。
乡土树种,是指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或者自然生态环境的选择,在某一地区能够为其提供适宜的外地树种。其具有非常的适应能力,而且还具有耐热、抗寒以及抵抗污染的特点,在对生态效益的获得中乡土树种一般周期都比较慢,由于长时间的种植,其与病害已经形成一种共生与约束的环境群落,因此,在对病虫害的控制中,园林中对乡土树种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
对于树种一定要按照地区的特点来进行选择,为了避免物种之间的竞争,防止本地区土地气候环境与树种群落之间产生不适应,就要对本地区物种的组成规律进行借鉴,在园林中将具有优良生态效益的树种进行植入。加强实施适地适种,不但能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以及对病虫害的侵蚀,还在资金上能够有效的节约。
每一种植物的群落都应该有和它所对应的面积和规模,并且其能在一定的群落结构层次中能够体现出来,其能够实施对树种垂直结构与群落水平有效规范,保证群落稳定的生长培育,通常,群落顶级状态只有在群落和四周的环境产生相对稳定的作用时才会产生。对于群落的生成,并不是简单的将灌、乔、地被等排列在一起,而在是原来已经稳定的自然城市中的植物群落去找寻生长组合。植物自然群落主要包含乔木以及灌木和多层次的植物,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决定了生物群种的多样性。
根据生态原理当中对稳定群落的定义,如果想要获得比较稳定的园林生态环境,同时还要确保其能够协调发展,并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能有利维持,就一定要对生物的种类进一步丰富。物种是多样性的,也就使群落形成多样性,因此,对于高级群落实现观赏价值上能够有效的提升,还能够对群落的抗韧性能加强,对确保稳定的群落生态环境是非常有利的,以避免其他一些有害物种的侵害。
人们对现代园林绿化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净化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城市的建设和维护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合理的布置绿地生态和城市绿地面积,研究绿地的设计和规划、建设和维护技术,评估和分析城市的园林宏观效益和投资状况,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维护了城市的良好形象。
[1]杨春华. 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研究[J]. 四川草原,1998,03:29-33.
[2]王志强. 简述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282.
园林绿化以植物为主体,发挥园林的多种功能,并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协调发展,造成有园林风貌,而在有可能的条件下生产各类园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胜,为人类创造出最理想的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植物的功能是其它任何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园林绿化,是绿化植物的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对环境的优化作用。
1.园林绿化可改善小气候。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温度、光照、水分等等。然而,园林绿化可调节某些因素的影响,改善气候条件,有益于人民健康。如:早在1984年夏季,重庆市的科学工作者对绿地的降温效果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绿地与非绿地相比,无论绿地类型如何,绿地的气温都比非绿地温度低,绿地日平均气温的降低值,随绿地覆盖率的增加,降温效果表现愈明显。覆盖率为50%的绿地平均日气温下降0.3℃;覆盖率达到100%,日平均气温下降1.2℃。再如:前几年夏天,我市曾对江南公园内的绿地与吉林大街柏油路气温测定得知,江南公园内绿地与吉林大街柏油路上的温度相比低2-4℃。
2.园林绿化减噪,净化空气,防水土流失。成片林地、花坛、绿篱、灌木、草坪对城市噪音都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即便是单行行道树,也有0.5 - 4.5dB的减噪量。当绿化的规模足够大时,绿地对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就有明显的好处,树木能够吸收同化有害的S02、HF等气体,阻断其在物质循环中的恶性转移。请注意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要比呼吸作用大二十倍,植物根系固定在土壤中,可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灾害发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使城市持续稳定的发展。
3.园林绿化改善环境,创造舒适的环境氛围。通过园林绿化可装饰建筑设施,改善城市面貌,创造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绿化通过遮阳、蒸发作用,阻挡风速,形成空气对流,改善人体对环境的热感觉,而且绿色植物对于放松神经、调节心理舒适也有积极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的学者陆鼎煌在评判北京七个不同绿化地舒适度时,根据夏季人体最适合的小气候条件,对气温等因素建立隶属函数方程,得到这七个点中,紫竹院公园最舒服,广场最不舒服,陶然亭公园等处于两者之间。原因是:紫竹院公园树木、绿地面积大,绿覆盖率高广场硬覆盖面积大,绿覆盖率低,所以,这个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4.园林绿化具有文化、科学普及作用。园林,尤其公园经常举办花卉展览、歌舞艺术表演、美术展览、动物展览等活动,使游人受到艺术熏陶,提高艺术鉴赏力,普及了科学文化。
5.园林绿化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园林绿地由植物构成,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两种生产现象一是植物本身直接的物质增长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这是经济效益。如:树苗、木材、花苗、草坪、草籽等等可直接作为商品来销售,直接获得经济价值;二是植物产生的制氧、降温、滤尘、蓄水等功能,通过园林绿化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还为其它行业带来经济效益,如旅游业、餐饮业、日用品、服装等,因而它在部分效益中获得jbo了应有的一份。
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同时党和国家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化”,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经济部分。
1.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设园林。早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给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可持续发展为这样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它是本质的创新,是改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也就是强调生态环境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是跨世纪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主题,是人们制定各种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
人类需要园林绿化,城市呼唤绿色,为保证城市园林绿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城市和园林的关系,合理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一,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观念,确保园林绿化有的放矢。在“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建立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做为城市生态调节器的园林绿地必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绿地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使园林绿化有的放矢,刨造更多的“城市林带”“绿色走廊”“城市花园”等绿色空间,形成点、线、面、体的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第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观念,确保园林绿化持久性。在土地利用上,对绿化资源较好的用地一定要深入研究,长远打算,进行远景规划,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浪费,确保园林绿化的持久性。
2.以建设生态园林为目标,发展园林。当前城市园林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生态园林。发展生态园林的基础是生态学,目标是通过发展生态园林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谋求持续发展,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城市生态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用生态学观念,系统规划设计园林。生态园林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是园林绿化事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根据生态学理论,将绿色空间的分布和占有的比例、对环境污染的消除、抗衡能力以及促进良好的生态循环能力,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综合、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然后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科学社会的需要及经济条件来规划设计出实用、经济、美观的方案,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景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城市园林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园林管理人员必须有耐心、有恒心,园林发展建设存在连续性、系统性以及周期性等特点,它离不开城市园林档案作为凭证与参照。在城市园林档案中记录了有关园林建设、城市绿化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以此为依据对园林规划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减少调查与勘测等劳动。
按照城市园林档案中的相关记载,某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4处,同时还出现了10余位名人,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档案管理可以为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阶段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例如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动植物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供人类进行休闲娱乐的场所越来越少,公园的受欢迎度不断增加,怎样对公园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就需要充分借鉴城市园林档案,充分吸取以前的教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进,将公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园林绿化档案设施陈旧,设备严重落后,很多城市园林绿化档案管理手段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远远滞后于现在的形势发展。除此之外,一些城市园林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多数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同时专业素质也不高,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城市园林档案建设的阻碍。
现阶段各部门对城市园林绿化档案的管理较为混乱,一些部门只是安排兼职的档案人员,还有一些部门将资料自行保管,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料不完整、不健全等后果,严重影响了园林档案作用的发挥。
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欠缺,不重视档案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经常出现档案不全及缺失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档案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此外,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在工作中无章可循,领导乏力。因为业务生疏,园林档案工作人员仅凭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在工作中存在较大难度。
园林绿化档案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其档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保存的年代越久、越完好,就越能彰显出档案资料的深厚文化底蕴。一旦这些园林档案资料因为保存欠佳而出现损坏,其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应在园林档案管理上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为档案保管创造较好的环境条件,建立统一的档案室,还要添置一些先进的装置与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科学管理,使档案得到合理利用。此外,园林档案库还要配备自动灭火器和除湿机等设施,更好的保护园林档案资料。
近年来收集与管理电子文件,将纸质文件电子化已经成为园林档案的一项迫切需求。为了与时展的形势相适应,应专门设置比较先进的设备,例如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促进园林档案由计算机辅助管理到网络管理的转变,同时由单一纸质管理逐渐发展为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的状态,最终过渡到以电子档案为主。
首先应该将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好,这是做好园林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这些资料中既包括前期规划过程中的文件材料,例如园林项目的各种相关会议纪要、领导讲话,还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以及选址意见书等。其次,应将城市园林档案整理工作做好,对园林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及排列,最后进行编档案号。第三,按照相应标准对城市园林档案价值进行鉴别,将需要保存的资料保存好。
在城市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监督与检查是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能力与水平,开展不同形式的园林档案检查监督活动,并在工作中形成一套可行的管理机制,对园林档案经费及重点项目等纳入到监督视察的范围中,不断强化民众和媒体的监督。
城市园林绿化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非常强的服务意识,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为其提供可靠的依据。鉴于此,不断强化园林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园林档案工作人员确定责任目标,深入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最终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主体身上。
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为了保证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推动档案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档案行政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城市园林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标准,并完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使城市园林绿化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园林绿化是思考当中的重要部分。
绿化分广义绿化和狭义绿化,广义的泛指只要起到增加植物,改善环境的种植栽培园林工程等行为,都可以算是。狭义的绿化,则是增加了人为的评判标准,如:该植物的存在,对环境的利弊分析,特别是有些外来植物,一切的基础以对人类社会的投入产品来评判。进而划分出:古典园林绿化、公园绿化、景观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等等绿化。
绿色植物在建筑中的融入,不仅能够显现出建筑本身的独特魅力,也能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人类文明发展迅速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就成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需要将绿色环保与城市建筑进行有机的结合。
城市绿化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完善城市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从生态和景观两个角度来探讨绿化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
城市区域的绿色植物不仅在净化空气和美观的方面起着作用,也在生态、心理、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绿色植物能够调节空气中的湿度、光、温度和空气,改善城市中的气候,同时具备防风、防尘的作用,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绿色植物能够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建筑区域的绿化能够更好的规划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能提升建筑周围的环境质量。
在现代建筑中,基本上绿化率占整个小区的百分之三十,一些高档住宅区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五十。但是在建筑区域内,硬地部分的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较少。因此绿化的重点应是在建筑周围加入植物园林的造景,合理分配园林的各种要素如植物、道路等的比例关系,并且提升小区中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重点突出植物的造景,提高小区中的绿化率。
园林绿化能够利用生态学的原理,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来实现无废物的循环生产。通过绿化植物,能在人工植物群落中建立不同种类植物地下根形成的地下根系,吸收人工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对土壤起到净化的作用,同时能将空气中的氧气吸收进来,增强土壤的肥力。植物种类的设置,也能增加对有害昆虫的控制,尽可能减少化学药剂在植物中的应用,使整体环境不受农药等化学药品的污染。
建筑中的植物是意境的主要素材,而园林绿化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植物、山水、建筑、道路等的设置来实现建筑环境中园林意境,不仅能为建筑环境增添优美、丰富、芳香的的氛围,同时也能够增加具有生命力的活机体,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感情寄托。
建筑区域中的园林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体,不仅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功能,也能起到美化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的要求。在对建筑园林进行绿化设计时,应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进行模仿,充分利用植物的生理特征,对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
首先,要对建筑园林的空间进行处理,利用植物的不同搭配来打破建筑之间的固定布局,使建筑环境更加的生动、活泼;其次,可以对建筑区域内原有的平行线条进行分割,利用植物的曲线设计来将僵硬的直线融入到曲线中,使环境更加的和谐、柔美。
园林建设的质量保障着园林工程使用功能的发挥,也保障着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对园林建设的施工管理也是对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园林工程开展施工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并对园林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质、土壤、温度、湿度、基础设施等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确定施工应采用的工艺、施工的各个环节、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等。同时,管理人员还应与设计人员一起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了解和探讨,正确深入的对设计思路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进行园林施工管理。
园林工程涉及到的分部工程比较多,因此只有各个分部工程之间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才能使整个项目的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协调好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员工的工作也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人员的组织管理应首先挑选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素质较高的团队来进行施工,其次,应注重人员选拔、调配、聘任的重要作用,根据施工的具体环节的开展,来将合适的人员调动到各部门的岗位中,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顺利的进行。最后,应制定一定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能够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众所周知,园林绿化工程的主体是有生命的苗木,而非生产线批量生产的标准建筑材料。园林绿化工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植物特性。要想达到设计效果,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品种、胸径、蓬径、高度以及分支点来采购苗木。同时,要注意苗木的种植方式对植物的特殊要求。比如,孤植的话,苗木必须要树形饱满、匀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要完美。而如果是行列种植的行道树,就必须保证统一的高度和分支点,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所以,苗木质量的控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
绿化植物“三分种,七分养”,为了能够保证绿化景观时时有景,季季不同,就必须加强对苗木的养护工作。养护不仅要按照季节和天气变化而适当的调整浇水、施肥、除草等日常工作。对于生长势较弱的苗木还要采取相应的复壮措施。除了常规的病虫害防治外,在养护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病虫害迹象要及时趁早处理,避免病情蔓延。对于死树要及时拔除,补种。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观感质量。
绿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绿化应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通过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群落状况来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城市建设人员应关注绿化和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以创造生态型城市为基础,深化对环境可持续的认识,促进城市园林的建设和公共绿地的开拓,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1]陈义雄. 浅说绿化建筑与绿化发展——持续的设计、环境的质量、受益的用户[J]. 暖通空调,2000,02:27-32.
针对于人均绿地面积稀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气候逐渐恶劣等相关环境问题,园林工作者在园林建设中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来进行解决相关恶劣的环境问题。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地面、土坡等,不仅增强了城市的美观效果,还极大地提高了环境质量,垂直绿化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情况下,解决了土地少所导致的绿化面积少的问题。
垂直绿化就是充分利用空间,在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举措,是应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让“混凝土森林”变成绿色的天然森林,这将是成为未来绿化的一种新趋势。
模块式垂直绿化是将方块形、棱形、圆形等几何单体构件,通过合理的搭接或绑扎固定在不锈钢获木质等骨架上形成各种形状和景观效果。模块式垂直绿化可按照模块中的植物和植物图案预先栽培养护数月后进行安装,寿命较长。模块式垂直绿化适用于大面积的高难度的垂直绿化,景观效果好。模块式垂直绿化供水多采用滴灌系统,对于开放空间也可采用喷雾浇灌。
铺贴式垂直绿化是在墙面直接铺贴植物生长基质或者模块,可以将植物在墙体上自由设计或进行团组合。可将植物在墙体上自由设计或进行图案组合,并直接附加在墙面上,无需另外做钢架;系统总厚度薄,只有10-15cm左右;具有防水阻根功能,用利于保护建筑物,延长其寿命,同时,易施工,效果好。
现代城市不断向高密度、高层次发展,城市绿地越来越少,屋顶绿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高度较低、楼顶承重能力不高的建筑物,可在楼顶四周及承重墙设种植槽,种植云南黄馨、连翘、三角梅、蔷薇、蔓长春花等拱垂植物,使它们向下悬垂或覆盖楼顶。楼顶承重力较强的建筑物,可设置花架、休息亭、喷泉水池等园林小品,种植葡萄、紫藤、凌霄等植物材料。
在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垂面架中安装盆花实现垂直绿化。选用的植物以时令花卉为主,适用于临时墙面绿化或竖立花坛造景。常采用滴灌形式。
布袋式垂直绿化是在铺贴式垂直绿化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简易的工艺系统,其是在布袋内种植植物实现垂直绿化,应用于低矮的墙体。其中布袋里装填有植物生长及基材的布袋,然后再在做好防水处理的墙面上直接铺设软性植物生长载体,比如毛毡、椰丝纤维、无纺布。布袋式垂直绿化采用渗灌方式,让水分沿载体往下渗流给植物供水。
板槽式垂直绿化是指在墙面上按一定的距离安装V型板槽,板槽内装轻质的种植基质,种植各种合适的植物,板槽式垂直绿化主要通过滴灌系统供水。
3.1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多用本土植物,既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也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2 确保一年四季都用足够的景观性,使得一年四季有景可赏,一年四季有花可看。
3.3 由于垂直绿化大多数都在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后期维护比较困难,所以垂直绿化应选择易于后期维护的植物。
3.4 垂直绿化植物应根据墙面阳关强度选择阳性或阴生植物,朝向偏南的墙体应尽量选择阳性植物,朝向偏北的墙体应尽量选择阴性植物。
夏季,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消耗、转化或放射了部分太阳辐射,同时通过蒸腾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可使室内温度降低2―5℃左右。
冬季,植物和基质具有屏风作用,减小风压和冷风渗透量,防止室内热量向外散失,同时根系自身呼吸产生热量,在墙面与外界之间形成一个过渡空间,降低之间的温度差,可是室内温度温度升高2℃左右。
植物表面可吸收大约四分之一的环境噪音,植物叶片表面凹凸不平,放射回环境的噪音大大减少。垂直植物和基质是天然的隔音、吸音材料。
同时,根据不同的植物及其配置方式,墙体绿化可滞纳尘埃,其滞纳率在10%-60%之间。
垂直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并可通过蒸腾作用调节环境湿度,同时通过吸收二氧化硫等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固然可以大大地净化空气。
垂直绿化还尚未使用的时候,建筑物的外墙是直接在外的,这样不仅直接受到雨水的侵蚀,也给人直观的生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垂直的植物形体与色彩,使线条生硬、质地粗糙、色彩灰暗的建筑材料变得自然柔和,增添了建筑物的艺术美。
城市的土地面积有限,平面的面积增长远远比不上建筑物的增长速度,故墙面绿化是增加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国内园林公司做垂直绿化每平方米的成本造价在1000元作用,国外园林公司做垂直绿化每平方米的成本造价甚至高达3000-40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技术开发费用和承接方应得的利润及后期养护费用,其综合成本应该要翻番。由于垂直绿化成本过高,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水平,故全面推广比较困难。
由于垂直绿化基质有限,水热条件差,植物生长周期又更不相同,导致垂直绿化难以维护、稳定性、持久性差。
垂直绿化没有纳入建筑设计中,故在垂直绿化构图设计、垂直绿化静态荷载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做好最佳的垂直绿化设计。
虽然垂直绿化有多种方式,但是技术落后,所以没有垂直绿化没有取得突破。同时,如果归于过高的垂直绿化难于实施。
建议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积极开展绿化技术和基础研究,争取绿化技术有较大的突破。
把建筑物结构设计与垂直绿化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墙体,避免垂直绿化带来的二次施工或重复建设,同时有效地降低建造维护成本,提高垂直绿化效果,营造天人合一的宜居环境。
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补贴扶持措施,以加大垂直绿化及时的推广应用。完善垂直绿化的技术体系,形成技术规范和标准。
[1]王凯.垂直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5):344-345.
[4]蔡永立,郭佳.藤本植物适应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生态学杂志,2000,19(6):28-33.
[5]徐筱昌,左丽萍,王百川.发展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化量[J].中国园林,1999,15(62).
在近此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得到快速发展, 城市绿化也随之获得巨大进步。城市的绿化管理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与城市文明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也因此成为政府对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与城市规模日益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也不断出现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而对现代城市进行园林绿化管理要应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尊重市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目前的关键是如何建立起先进的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新模式,使这项城市管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有效适应城市化的推进与城市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就是通过对城市内的园林和绿地进行统筹规划和开发,达到科学合理的分布,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政府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应通过正确行使管理权力,做到园林绿化等公共资源得到有效运用并实现科学管理。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起步较晚,缺乏可借鉴的学习对象和管理案例,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和长期性。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与质量对城市的环境产生直接性影响,而城市绿化的水平与质量又与城市建设所进行的规划设计有直接关系。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占有恰当的位置。所谓城市绿化的主要内容有:市内道路的绿化带、居住区的绿化、公园中的绿地等项。城市绿化的规划只有具备了科学性与长期性,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这也是进行城市绿化管理的宗旨。
我国国内的很多城市尚未在绿化管理部门中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机制,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也尚未被列入到城市管理者的政绩考核之中,甚至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很少体现。虽然我国的制度上制定了政务公开的内容,但是地具体实行中、信息公开的内容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做保证。政府在实行管理行为过程缺少监督机制,也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土地资源的供应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城市的政府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幅度地减少城市的绿化面积,这种缺乏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导致了城市绿化在幅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要求。部分城市为节约城市绿化的成本,减少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景观,而以草坪来裤填补,虽然增加了绿化覆盖率,但却没有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效益。
要按照具体城市发展的具体特点和具体规划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城市园林绿化所受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程度等社会因素。所以在对城市的具体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
进行城市绿化管理,应有效提高现有的城市绿地使用率,并与城市的工业布局、居民区、商业区和道路分布等相结合,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做出全面规划jbo。
城市园林绿化重视效果,注重美观。在绿化规划时,必须注意绿化景观的点、面结合,均匀分布,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做到景观体现完整性和系统,实现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城市园林规划是一项长远性的任务,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布局时要讲究近期安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结合,可以构建市内小型绿化系统、市内环绿化网、市外环绿化网三级绿化系统,随着城市的建设,逐级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目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视园林绿化的跟进,避免绿地不足带来的漏洞,保证城市的整体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的宗旨是提高城市的生态效果,因此绿化规划必须重视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城市的各种因素,最终做到园林绿化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游览休息的需要,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满足城市工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市发展艺术风貌的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其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和非程序化的特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有两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必须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特征,制定出详细的绿地用地指标,选定用地范围,进而安排建立起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系统,用于指导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具体来说,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规划层面应考虑以下因素: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地域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生态条件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等条件,综合考虑城市绿化的发展方向与步骤;
(2)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在维护现有绿地基础上推动城市普遍绿化,与规划、建设部门相协调,使绿化建设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规划及公共建筑分布等城建工作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3)均衡分布,建设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要符合点、面结合的特征。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使各类绿地组合为完整的系统,使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4)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城市规划设计程序,包括:初步设计出含人均公共绿地、防护林带、绿化覆盖率等在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依据城市环境整治目标逐项计算出新增绿地面积;汇同相关主管部门编制出科学的绿化规划;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城市建设的宏观视角科学绘制出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近、远期园林绿化规划图与设想图。
园林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群众宣传讲授园林绿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爱护绿地成果、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与习惯,形成全民参与园林绿化管理的积极氛围,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深入人心,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促进绿化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1] 吴毓仪.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探讨[J].才智,2008(9).
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园林管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园林绿化是美化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是城市化过程园林管理绿化,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园林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体制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它们阻碍了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影响。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多,规模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了突破性增加。然而,对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园林管理仍未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得到高速的发展,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绚丽的景观,但这绚丽的建筑景观必须有城市园林绿化的衬托才显得更有气势。回首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是以植树种花的绿化过程。在城市绿化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环境,需要一个长期的合理规划。因此,在选择绿化植物种类时,选择的品种基本上是以城市的偏爱为主。例如:木棉、澳洲鸭脚木、细叶榄仁、麻楝、大叶榕、橡胶榕、秋枫、雪松、和其他灌木,至于选择花卉植物,来覆盖地面和草坪很少考虑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园林技术人员,通过考察西方先进国家的绿化工作,建立了国外景观建设的新理念,通过我国园林绿化工作与西方国家城市园林化的学习、接触和广泛交流,使我国城市景观的规划思路也越来越开放、景观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使我国在园林中的开始设计越来越多种类的树种和植物,使城市绿化工作设计更灵活,布局更合理的水平上。
城市化园林绿化工作,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化过程园林中林木的绿化率,观赏景观质量得到改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工作中,许多城市,只是结合旧城的改造,对新区进行了建设,因此,在我国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城市园林的绿化工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存在如下问题。
我国城市的绿化景观规划还缺乏一个长期和科学的长远观念。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在设计思想上没有更稳定、长期的规划,因此在具体指导城市绿化规划系统的时候,还没有树立坚实城市园林建设的基础,导致城市景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数量的脱节,致使城市绿化中的各类绿地的严重不足。由于城市园林管理体制问题,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难以发挥,时有发生侵占城市园林绿地的事件。
分析园林绿化工作和布局发展不均衡原因。一是社会绿化的热情不高,道路和街道和公共园林绿化数量相对较少,老旧住宅的设计规定,村庄改造的布局和城市的规划,例如道路拓宽改造重建是利国利民的事,但是改造重建中对毁林不在少数。这主要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但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管理部门还没有监督机制。所以监督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状况。盲目追求景观,一味追求大气派,又不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又缺少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和规范,为施工单位片面追求高额利润创造了条件,导致绿化成活率不高,损害了城市园林绿色工作的建设。给城市的园林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了现代城市园林的建设的宝贵时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从长远着眼,要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坚决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否则,农村的树木被移植到城市,不仅起不到绿化的作用,而且很容易发生沙尘暴等灾害。而移植到城市的树木成活率又低,得不偿失。另外,许多城市为了使城市外貌变美,单纯追求外在的表面的绿化,把已成材的名贵树木,花费较大的投资从边远地区移植到城市中,初看起来城市街道大树参天、绿树成荫,感到壮观魅力。但这种绿化的方式却使人担忧,移植的成材树木,成活率不高,到最后,人材两空。因此,在城市园林化中要注重具有实用功能的绿色空间,要考虑广大群众的需求,不盲目追求高档。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服务功能,从满足人民的需要做起。要利用科学的指导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对绿化的植物采用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结合的形式。园林绿地的设计要符合规格,要按照自然规律绿化,决不能只追求短暂的美丽。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根据当地的条件,进行整体规划。要在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的制度化、规范化,制定发展城市绿地指标,合理安排各种园林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绿化环境的空间布局、绿地结构布局,向人们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提高绿化平衡,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确保质量的规划。根据城市的特点,充分利用城市本身现有地形地貌,将城市文化和风格,体现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之中。
城市园林绿化要主次要分明,园林植物配置生物要多样性、要呈现丰富的层次,要多栽培四季鲜花,要遵循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生态和谐、人的和谐。提倡在植物配置上以当地品种为主。要慎重引进稀有的树种。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要构建结构合理的绿色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和生长的生态法律应当遵守科学确定植株密度,形成乔、灌溉、花、草各种植物多样性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城市绿色生态效率。
探索城市园林绿化的新思路,利用有限的空间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例如利用城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途径,都能增加绿化程度和美化程度。让城市居民享受城市景观的美感。城市化园林绿化应以不同种的植物有机结合为原则。应树立以花草配灌木、以灌木辅乔木的科学绿化观念。速生与慢生树种结合,近期远期结合,有计划使慢长树种替速生树种。形成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有绿的北方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是美化人们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使城市景观得到发展,提出探索城市园林绿化的新思路。[科]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什么?它主要指政府作为公共部门,通过公共权力的行使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全民共享,并将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综合考虑城市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什么?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园林绿化的效益,如城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功能以及园林绿化和园林事业的管理理论等。
从目前我国城市的规划来看,尽管大部分城市编制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上在规划过程中还是缺乏稳定性、长远性及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城市在编制规划时没有超前意识,没有留有余地,绿地系统规划在突飞猛进的城市扩建改建过程中才发现存在局限性。如一些城市规划的道路绿地刚建好几年,由于家庭小汽车猛增出现交通的堵塞只能拆绿让道,规划绿地面积严重萎缩,影响城市整体环境改善,以致出现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
在城市绿化建设的其它方面,像绿化植被的选择、搭配,植被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分析等,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分析和技术应用指导,而目前我国城市绿化大部分还停留在主观和概括描述的阶段,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快编制、调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充分发挥每一片绿地的效益。
许多地方园林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未能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具体表现为有关部门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在管理上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宏观层面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即使制定了规划也将成为表面文章,与实际实施脱节。
同时,监督机制作为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环节,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仍显薄弱。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发生后,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人为破坏,而无法追究责任。
实践证明,城市园林绿化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较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沿海城市的各类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对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如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总量扩张载体,在新城拔地而起的同时,忽略园林绿地对园区环境保护作用,绿地预留面积的比例相对不足,绿化景观的面积不够大、质量不够高,园区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过多重视景观效益,忽视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如树种选择遗弃宜栽宜活生长快的本土经济苗木,偏重外来娇生惯养且价格昂贵的花色树形,喜好大面积的草坪种植,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乔灌木种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区域的经济。同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是像其他企业产品一样可以在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它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认识。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项引导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还是一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的社会运动,它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性等特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应当在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基础上,由政府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城市的实际条件等来组织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能够充分反映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一个系统合理的规划将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基石,使得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能进一步具体化,从而便于实施操作。如在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园林在城市中的分布和均衡的比例,尤其在现有城市用地紧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谨慎、科学的决策和实施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系统性的城市绿地规划和合理的植被种类配置,用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个完善、规范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需适当转变职能: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分级分权管理,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重新调整职能配置;在运行机制上建立相应的管理策略,以突击整治为源头管理,建立相应的变应管理、跟踪管理、事后管理等;建立以法律法规约束和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法治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城市园林管理中的作用,强化政企联系,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扩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要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氛围,按照在“教育中培养、参与中塑造、管理中强化”的方针,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为重点,以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全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尤其是加强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认识,充分有效地调动全民参与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积极性,努力做到城市园林绿化人人有责,要树立全民绿化的意识。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大部分城市都已着手探索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一个规范的、合理的、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都将对加强我国城市建设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